豫皖省际边缘迈向发展前沿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10-20 08:42:3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10月19日,记者站在“河南东大门”沈丘县刘湾港的办公大楼内远眺,安徽界首的中原路尽收眼底,刘塔桥连接两地,商贸繁荣。

  近日,《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横贯豫皖的沙颍河“黄金水道”,迎来发展新机遇。

  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于海涛说,豫皖合作,以水为媒、以港为桥,产业、物流、市场、政策全面对接,推动省际毗邻地区从“地理交界”迈向“发展交融”。

  一纸方案,擘画合作新蓝图

  《实施方案》明确,力争通过5年时间,将安徽与河南交界区域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新样板”。

  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

  如今,《实施方案》的出台,不仅是豫皖两省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抓手。省际毗邻地区,正从边缘地带转变为发展前沿。

  水道联通,激活航运“一池春水”

  2023年6月,周口中心港至阜阳港、蚌埠港集装箱航线正式开航,标志着豫皖内河航运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同年9月,沙颍河—江淮运河—长江干线水网全线贯通,豫货出海、皖货入豫迎来历史性突破。

  2024年6月,安徽省政府明确以江淮运河为主干,向北连接沙颍河,推动沿线港口协同发展。

  如今,周口港已与安徽阜阳港、蚌埠港、合肥港、芜湖港实现集装箱通航。

  10月18日,市临港物流发展中心主任胥凯透露,我市物流业加大力度拓展市场,在开通周口至芜湖、蚌埠(凤阳)航线的同时,加密与合肥、淮安、苏州等地内河港口航线,巩固与连云港港、大丰港、上海港(太仓港)等出海航线,培育国际精品航线。

  园区共建,探索跨省合作新机制

  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不是简单“拼地块”,而是机制融合、政策协同、产业互补的系统工程。豫皖两省在航运联通的基础上,正推动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两年前,豫皖两省商议共建跨省临港经济合作区。我市先后组织专人到梧州与肇庆建设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学习和借鉴共建跨省临港经济合作区的经验做法。

  “2024年10月至12月,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赴芜湖跟班学习航运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经验。”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于海涛说,“全省跟班学习同志赴合肥、铜陵、马鞍山、安庆等地进行调研,以北煤南运、南货北流为切入点,推动豫皖水运合作实物化,每年为周口增加煤炭水路外运量200万吨。”

  港城联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023年6月,河南启动内河航运“11246”工程:计划经过3至5年努力,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项目投资额达到1000亿元,航道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打造4条通江达海集疏运新通道,建成6个现代化港口(周口、信阳、南阳、漯河、平顶山、商丘)。这被称为“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

  作为河南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周口将中原腹地与全球海洋贸易紧密相连,加快小集作业区、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沙颍河航道“四升三”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宁波舟山港、上海港、连云港港,全面融入长三角港口群,助推河南从“内陆省份”转型为双循环格局中的活力枢纽。

  去年11月,豫皖两省举行“1+4”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豫皖港航合作步入新阶段。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区位和资源优势,在航道建设协同、港口运营管理、航运物流业务、智慧绿色港航、大宗商品贸易、管理经验共享等7个方面深化合作,携手畅通长三角和中原经济区水运通道。

  协同发展,“中心的边缘”迈向“边缘的中心”

  豫皖合作,不是简单的地理叠加,而是战略的对接、机制的创新、发展的共赢。

  淮河流域豫皖两省是中心,但省际毗邻地区是“中心的边缘”。如今两省正在探寻变“中心的边缘”为“边缘的中心”的机制、方法、路径。

  在信阳固始县与六安叶集区,豫皖产业合作区已初具规模;在周口与阜阳之间,临港经济合作区正加速布局;在芜湖与周口之间,“天天班”航线已成为两地物流大动脉。

  豫皖以合作为载体,向东南对接长三角,向西南联通赣鄂湘,使中原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合,谱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潮起沙颍,风正帆悬。(记者 王健 王永剑)

责任编辑:史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