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路上“葱”满生机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10-21 08:35:3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高老板,甘肃洋葱收不收?都是3到5公分的精品葱。”

  “5毛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从今年5月洋葱进入收获季以来,河南宏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宏民农业)董事长高志民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今年洋葱供应量大,价格一路走低,珍珠葱的地头收购价普遍压到每斤3毛,而高志民季前向农户承诺的最低收购价是5毛。即便自己不赚钱,他也坚守承诺,目前已陆续收购洋葱约3万吨。

  高志民种了11年洋葱,从一个200亩的基地起步,逐步将事业扩展为拥有200多家合作单位、种植面积超6000亩的省级合作社。支撑他一路走来的,正是一诺千金的诚信。

  10多年前,高志民并不务农,主要从事信息服务,在西华县城已小有名气,也积累了一些资金。那年洋葱市场低迷,地里洋葱无人问津,葱农愁眉不展。一个种植大户找到高志民,恳请他帮忙收购。出于朋友交情,高志民咬牙借了一大笔钱,买下了这批洋葱,权当帮朋友一把。没想到,洋葱价格随后触底反弹、一路上涨,高志民不仅收回成本,还赚了一笔。

  “种洋葱,有奔头!”2014年,高志民开始租地种植洋葱;2016年,他成立宏民农业,总部设在扶沟县练寺镇林场。这位曾经的信息服务工程老板,正式转型成为一名职业农民。

  这些年来,他主要种植珍珠葱。这个品种形如珍珠,圆润小巧,单个直径3至5厘米,重量10至30克。相比其他洋葱,珍珠葱甜度更高、口感脆嫩、气味清新,虽然产量略低于大型洋葱,但市场价格更具优势。

  种得好重要,卖得好更重要。洋葱价格波动剧烈,最低时一斤仅两毛钱,最高时能卖到两元以上。没有稳定销路,种植风险极大。曾从事信息服务的高志民没有只顾埋头种地,而是坚持信息先行。了解到国际洋葱市场价格较高且相对稳定后,他积极对接行业伙伴,争取国际订单,逐步开拓出口渠道,将洋葱销往美国、韩国、菲律宾、越南等20多个国家。

  随着市场越做越大,仅靠自种已无法满足订单需求。宏民农业逐步构建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200多家合作社和农户种植洋葱,承诺每斤5毛的最低收购价。一亩洋葱产量约5吨,扣除成本,农户亩均收入可达3000元。2023年洋葱行情好,收购价达到每斤9毛3,收获时节,葱农们个个喜上眉梢。

  今年洋葱供应量大,加上国际贸易摩擦导致订单减少,洋葱价格遭遇“滑铁卢”,直线下跌。有人劝高志民:“今年少收点,备好资金,明年再战。”他却坚持:“都是合作多年的伙伴,只要他们愿意卖,我就收。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

  他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洋葱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往国际订单占八成,今年降至六成,其余四成均来自国内市场。最近他收购的一批洋葱打算运往深圳,暂存于冷库。收购价5毛,卖价8毛,扣除运输、仓储与损耗等成本,他几乎不赚钱。

  刚大学毕业的儿子也来帮忙,开通直播做电商,一天能卖出1万多单、10多吨洋葱,利润也更高。老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儿子成长带来的欣慰,远胜于利润。

  眼下又到洋葱播种季,高志民的洋葱种子销量持续走高。别人家的种子按两卖,二两一袋100多元,他的种子论斤售,一斤仅60元。“薄利多销,让利于农,才能把产业做大,实现共同富裕。”这笔账,高志民算得明白。

  西华农民刘喜全跟随高志民种植洋葱,如今也承包了一片园子,收入可观。像他这样被高志民带出来的种植大户,少说也有几十个。仅扶沟练寺林场基地,常年用工几十人,高峰期有150多人前来打短工,日薪轻松上百。一个小小的洋葱园,正跃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开封一位葱农打来电话:“高老板,今年雨水大,地不好下,现在种是不是晚了?”

  高志民耐心地答道:“能种就抓紧种,再拖就真来不及了。明年洋葱市场预计会好转,毕竟今年种的人少了。”

  10月播种,5月收获。播下的洋葱种子,是农户沉甸甸的希望,也承载着高志民与乡亲们共同走向富裕的坚定步履。(记者 刘彦章 徐启峰 刘俊涛)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