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率先建成农业强市增添动力
——访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华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4-09-20 08:16:57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蓝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能。”昨日,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吹响“在全省率先建成农业强市”的冲锋号,先后16次召开率先建成农业强市月推进会,深入开展“七个专项行动”,锚定“十五个具体目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全市产业发展载体得到新拓展,城乡环境有了新变化,农村医疗教育条件得到新改善,农业强市建设成效加速呈现,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华丽蝶变。今年5月20日,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现场会在淮阳区召开,省委副书记孙梅君给予高度评价。

  谈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张华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从五个方面发力,为深入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势赋能。

  一是聚焦“五良”融合,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积极实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建设良田,完善“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快推进沟渠连通工程,打造全省样板示范。培育良种,抓紧培育适合黄淮平原推广需要的种子,发挥商水、郸城、鹿邑3个省级制种大县的引领作用,把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10.6万亩的高标准农田核心区打造成种子田、示范田。推广良法,开展精细化技术指导服务,推动粮食增产全过程技术集成。应用良机,培育壮大先进农机装备产业链,加强农机应急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社会化防灾救灾农机储备与调用机制。施行良制,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融入全省“百千万”市场化服务格局。

  二是聚焦“三链耦合”,创新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路径。持续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延伸产业链,构建链式盟式发展模式,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一群多链、聚链成群”。打造创新链,建设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创新联合体,持续探索“赛马制”“PI制”等科研组织方式,完善“研究—开发—转化—产业化”链条,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价值链,探索产业联农带农益农模式,优化整合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产业发展载体,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三是聚焦“三位一体”,创新乡村建设路子。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绘就周口乡村版“富春山居图”。健全规划体系,秉持系统观念,集中统一管理城乡规划,构建城市与农村和谐共兴的新型城乡形态。提升建设理念,推动田村一体,将高标准农田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建设、一体运营,逐步实现产村融合。提升运营模式,推动建管一体,将“投融建运管”模式运用到乡村建设领域,鼓励村集体、农民开发农村多种功能,将高标准农田工作经验总结提炼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中原粮仓”提供法治保障。

  四是聚焦“三项创建”,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带动,通过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创建,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三零”创建正本清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创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乡村、法治乡村。以精神文明创建德化人心,加强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五是聚焦“三大工程”,创新乡村人才培育机制。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打造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实施“头雁”培育工程,针对性培训农村产业带头人市场营销、金融管理、品牌打造、电子商务等能力。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以涉农职业院校为基础、农业企业为主体、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补充,加快培养更多拥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农业从业者持证培训、职称评定,塑造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农人”。

  张华表示,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贯彻到“三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持续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深化创新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周口实践中努力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农业强市之路。(记者 付永奇)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