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
来源: (周口市统计局) 时间: 2017-03-27 00:00:0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通过着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1—2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1亿元(含鹿邑县、下同),同比增长12.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一、全市消费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城镇消费品市场拉动明显,农村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1—2月份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4.4亿元,同比增长13.0%,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6%;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共计34.7亿元,同比增长12.0%,与城镇增速相比低了1个百分点,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4%。

(二)刚性需求消费仍保持较快增长。 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中的食品、饮料、烟酒类等食用类商品零售增长分别为22.7%,19.7%和4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穿着类商品零售增长18.5%。日常生活类商品刚性需求消费成为拉动全市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仍然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力军。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仍保持平稳发展势头,消费品零售额处于领先地位。 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144.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72.6%。

(四)住宿业和餐饮业形势回稳。1—2月份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1亿元,同比增长16.3%,高于全市零售额平均增速,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全市消费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市场占整体比重小。2016年,我市农村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增速慢于城镇,乡村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仅为17.4%。由于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网点依然较少,设施不配套、综合运行成本偏高等现状制约着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消费环境不够优化,消费愿望受到抑制。市中心城区的重点商圈过于集中,交通拥堵、停车困难、配套设施跟不上,商贸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差异性不强,特色不足,加上面向社区的中低端商业网点建设缓慢,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消费者的消费愿望受到抑制。

三、促进全市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做大做强商贸企业。各地、各部门要认真采取措施,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提升业态,聚集规模,改善营商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贸易企业规模,促进社会消费。用优惠政策引导和培育大企业,搞活大流通,既要吸引有品牌效应的企业入住,又要挖掘老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商贸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二)完善商贸发展战略规划,提高消费市场综合竞争力。商贸发展应有长远的战略规划、相应的市场环境和功能定位,逐步提高消费市场综合竞争力。商贸规划应在做足现有商业圈的基础上,研究和论证现有商业圈项目资金再投入的可行性,着重提高商业圈之间的物流配送和融合发展能力,进而提升商业圈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周口市商业在豫东皖西地区的辐射力和凝聚力。

(三)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市场结构升级。现在信息消费、健康养老消费、休闲旅游消费、文化体育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教育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等新型消费成为居民生活的主题,应抓住机遇推动消费市场结构升级,积极完善教育、文化、健身、旅游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汽车、环保家居建材等绿色循环消费。

(四)以特色旅游为优势,带动旅游商品销售。全方位提升旅游过程中“食、住、行”体验,提升餐饮业发展品质,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如商水固墙捞面、太康马头牛肉等,推出金牌小吃,打造特色餐饮品牌。以淮阳西华为重点,要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规范旅游纪念品市场,以良好的市场供给促进旅游商品消费需求。

(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传统商贸模式。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机遇,加快创建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有序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平台,合理布局电子商务物流设施,促进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百货商场、连锁企业、专业市场等传统流通企业依托线下资源优势开展电子商务,推进业态多样性与体验享受性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周口市统计局)